MEDIA·文创所乡村振兴调研记 | 当传统村落遇到文化创意
- 骑力村:文化赋能美丽乡村 -
浙大城市学院师生课题组乡村调研记
书写乡土中国新篇章
我们的创意刻不容缓
01
骑力村简介
骑力村位于桐乡市高桥镇南端骑周公路两旁,南与海宁市交界,北与湘庄村相邻,东与漕泾村接壤,交通十分便利,距桐乡市区18公里。当地村民聪明勤劳、民风淳朴,以粮食、蚕桑、葡萄、花卉种植养殖为主。近几年来,骑力村以“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文明程度,富裕村民生活”为宗旨,带领全村广大村民,把握机遇,开拓进取。
踏在纵横交错的石板路上,心底的那抹柔软油然而生。骑力村骑塘老街在时光的轴轮里沉淀出醇美与从容,历史的文脉搭上时代的律动,充满浓浓乡愁记忆的江南历史文化村落,呈现出勃勃生机。
02
调研团队介绍
本调研团队以浙大城市学院和浙大学生为主体,有博士后和教授指导,并且有常年进行文旅产业开发的业界专家组成,以及由浙江大学研究生担任助教。骑力村调研组成员来自会展、中文、广告、建筑等专业。此次课题组年级和学科交叉,各有所长,集思广益,通力合作。
03
实地调研经历
读村记:乡愁的缘起
课题组到达骑力村之后,村里美丽乡村运营者、浙江尚戏田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江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骑力村的发展和规划情况。在他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实现调研的网上没有的资讯,包括骑力村的发展历史和村民的生活情况。
在走访中,我们看到骑力村的景貌:一座60年代的乡村文化大礼堂,承载着一代人的乡愁;一座骑塘桥,始建年代不详,乾隆四十二年(1776)重建,桥面只铺了二块石板,宽度不过二米,桥墩也是两块石板,两边各二块,像一个"介"字的形状,是海宁人来来去去买卖的主要通道,代表着曾经的辉煌;十二个院子的创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错错落落的檐和高高低低的青石板,诉说着恋恋往昔,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骑力村的目前的情况跟很多村一样,缺乏历史文化的梳理和历史变迁的记载。课题组将从戏剧文化,剧本杀文化、军事文化、乡愁文化入手挖掘,并且践行实际文旅项目开发。同时,我们也将对当地的氏族文化、酒文化、乡贤名人等多个角度对骑力村进行文化梳理和调研。同时,对江南院子进行文化策划和美学解读。
村民座谈会:乡音里的家常
下午,课题组在王艳老师的带领下,和当地的村民展开了一场座谈会。因为方言,即便很难听懂村民的叙述,但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与善良。在会议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前期调研时的疑惑,了解到一些调研的方向。骑力村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朝,陈氏家族便来到这里生活,并建了陈氏宗祠。进了陈氏宗祠南门,两边是厢房,中间是过道,连着天井,再上来就是大堂,在文化大革命时改成了学校,村里的老人都在这里上过学。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记载,其间故事仅口耳相传,无从考据。希望我们的记录与发掘,田野调查的实践,希望帮骑力村留住一些历史,留住村民们的情怀。
听过村民们的故事,回到骑塘老街,课题组再看周围景色,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心境。村民们热情地接待我们,邀请我们去院子里面参观,更为我们蒸了他们手工制作的南瓜馒头和梅干菜。直到炊烟袅袅,依依惜别……
04. 调研感受
经过调研,想法更清晰了
知所求,解所需,因地制宜
这是我第二次去骑力村下乡调研,相比第一次,这次的调研更加多彩。骑力村的企业实干家张总热情接待我们,沿途为我们介绍区域规划建设和背景。中午的农家菜很好吃,还专门邀请了本地居民个我讲骑力村的历史文化。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他们的淳朴以及对自己故土未来建设的美好愿景与赤诚之心!
——江小媛(会展18级)
此次实地调研给我的感觉是与我印象中的空间的样子有所差距的。在考察了实地且听了团队老师同学意见以后,我对于院子主题、受众还有整个院子空间的布局以及活动项目的安排设计的想法清晰了一些。
——吴昀录(会展18级)
这是第二次去实地调研啦,相较于第一次去调研,这一次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一砖一瓦见新新意。本次调研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热情的村民们,纵使在这骄阳似火的8月,村民们也特别地热情招待我们。张总还特意邀请周围街坊邻居们来跟我们近距离茶话会,零距离交谈,方能知所求,解所需,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创新,而不是生搬硬套其它的案例。同时,我发现村里现居年轻一辈比较少,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一起努力,可以让骑力村变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人常来看看,常回来看看~
——吴金跃(会展18级)
骑力村(原骑塘村)是一个待开发的村,当地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骑塘村,它也曾代表着当地的热闹与辉煌。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策划与践行,为骑力村带来新的创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即便是第三次来到骑力村,我仍感受到骑力村的变化和发展,它的勃勃生机,以及我们工作的意义。
——黄欣雨(会展18级)
本次调研虽因天气炎热,探访过程有些许难耐,但当地的村落文化和古迹都有很多值得挖掘之处,小桥流水人家也是具有江南风情,非常适宜怀旧复古旅游的开发,骑塘桥、古井、民国四合院我认为是撰写剧本啥非常好的线索,我们十几个人的调研团队都对此次项目有很大的激情与信心。当地的村民也都十分善良淳朴,他们热情的欢迎并且招待我们,离开时当地的阿姨还送我们了自己晒的干菜和亲手做的馒头,让我非常感动,是一次愉快的调研经历。
——傅楚(广告19级)
此次调研除了切身实地的感受到骑力村当地环境和优美景色,对调研的院子有了具体了解外,也对当地淳朴的民风民俗印象深刻,老人家们热情好客的为我们准备了新鲜出炉的馒头和刚晒好的梅干菜,笑意盈盈地仿佛把我们当亲孙子女对待。虽然当地可挖掘的历史可能没有那些文化名城丰富,但我相信在良好的氛围下,一定可以克服困难打造好创意文化古村。
——陈萍(建筑19级)
骑力村给人的感受第一就是村民非常的热情,我认为可以利用村民的这些热情来构建一个城市所没有的乡村文化和乡愁文化的一种概念。我是很喜欢朴实自然的感觉的,其实也是忙碌都市中难得的慢生活模式,这个点是很吸引人的。本次调研我们获取了一些最新的资源和信息,同时我也认为,骑力村如何进行接下来的发展需要进行更深的探讨和思考。
——平懿涵(中文19级)
最大的感受是,想象中的骑力村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有很多的历史遗迹,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当地主要居住人口是老年人,民风淳朴而热情,是很值得牢记的一次体验!
——张梦露(广告19级)
(说明:本文中配图均来自骑力村)
ZUCC骑力村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团队:
课题组:江小媛(会展18级)、吴金跃(会展18级)、吴昀录(会展18级)、黄欣雨(会展18级)、陈萍(建筑19级)、平懿涵(中文19级)、钱文君(中文19级)、张梦露(广告19级)、傅楚(广告19级)、张洁(中文20级)
课题组科研助理:张伊萱、杨紫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2020级)
带队老师:霍文博(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王艳(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副所长)
媒体采编:郭泽祥、毛凌硕(中文19级)
特别鸣谢:浙江桐乡高桥镇骑力村
往期回顾